集美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
2019级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适用学科
一级学科名称:船舶与海洋工程 代码:0824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海洋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能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胜任教学、设计、生产、研究和管理等工作的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高端专门技术人才。具体要求为:
(1)具有社会主义政治觉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具有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诚毅”品格。
(2)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全面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国际前沿发展动态。
(3)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独立分析科学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所从事的研究方向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一定的项目组织管理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文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5)具有良好的体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
1.船舶动力装置振动噪声控制Vibration and noise control of ship power plant
2.船舶制冷及空调技术Ship refriger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technology
3.船机再制造工程技术Remanufacture technology for marine machinery
4.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水动力性能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ships and offshore structures
5.深海装备结构性能分析与优化Structural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deep-sea equipments
6.船舶能源清洁高效利用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clean energy on ships
7.海洋动力资源开发与利用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ocean power resources
8.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Ship integrated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
9.水下传感器网络技术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 technology
四、学制与学习年限
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7年。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和综合环节三部分组成。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在读期间,应修总学分不少于13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4学分,专业学位课不低于5学分;专业选修课不低于2学分;综合环节2学分,包括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1学分以及学术活动1学分。具体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表1: 集美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
课程 编号 |
中英文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学位课 |
公共学位课 |
B1001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
2 |
36 |
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必选 |
B1002 |
外国语(英语) Foreign Language(English) |
2 |
36 |
1 |
外国语学院 |
必选 |
专业 学位课 |
B2001 |
船舶与海洋工程前沿讲座 Frontiers of ship and ocean engineering |
1 |
32 |
1 |
轮机工程 学院 |
必选 |
B2003 |
泛函分析 Functional analysis |
2 |
32 |
1 |
理学院 |
必选1门 |
B2005 |
数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 |
2 |
32 |
1 |
理学院 |
B2025 |
高等水动力学 Advanced hydrodynamics |
2 |
32 |
2 |
轮机工程学院 |
必选1门 |
B2026 |
高等结构动力学 Advanced structural dynamics |
2 |
32 |
2 |
轮机工程学院 |
B2010 |
高等热力学与传热学 Advanced thermodynamics and heat transfer |
2 |
32 |
2 |
轮机工程学院 |
B2013 |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Modern 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
2 |
32 |
2 |
轮机工程学院 |
B2029 |
高等材料学 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 |
2 |
32 |
2 |
轮机工程学院 |
专 业 选 修 课 |
B2027 |
船舶与海洋工程中的数学方法 Mathematical methods for ship and ocean engineering |
2 |
32 |
2 |
轮机工程学院 |
必选1门 |
B2019 |
模态分析 Modal analysis |
2 |
32 |
2 |
轮机工程学院 |
B2030 |
新能源与节能技术 New energy and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
2 |
32 |
2 |
轮机工程学院 |
B2031 |
船舶制冷与空调新技术 New technology of ship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
2 |
32 |
2 |
轮机工程学院 |
B2024 |
船舶动力装置振动噪声与控制 Vibration, noise and control of ship power plant |
2 |
32 |
2 |
轮机工程学院 |
B02032 |
船舶综合电力推进技术 Ship integrated electric propulsion technology |
2 |
32 |
2 |
轮机工程学院 |
B02033 |
船舶设计决策理论与方法 Theory and method of ship design decision making |
2 |
32 |
2 |
轮机工程学院 |
B02034 |
船舶动力装置建模与仿真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ship power plant |
2 |
32 |
2 |
轮机工程学院 |
B2035 |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Modern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
2 |
32 |
2 |
轮机工程学院 |
B2000 |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 SelectedreadingofclassicsbyMarx,EngelsandLenin |
1 |
18 |
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综合环节 |
B1023 |
学术活动 Academic activities |
1 |
|
1-4 |
轮机工程学院 |
必选 |
B2036 |
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Literature review and doctoral dissertation proposal |
1 |
|
3-4 |
轮机工程学院 |
必选 |
六、培养方式
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博士生导师负责制,采取导师主要指导和导师组协助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讲授更多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博士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七、培养环节与要求
1.确定研究方向和培养计划。博士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明确科学研究方向,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结合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前沿与热点问题提出学位论文选题方向,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2.课程学习与考核。博士生学位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的学习应在入学后的第二学期完成,综合环节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完成。学位课程的考核方式统一为考试(闭卷或开卷,以笔试为主)。专业选修课程和综合环节的考核方式可选择考试或考查,考查可以笔试、读书报告、实验报告等方式。
3.实践活动。博士生的实践环节主要采取“助教、助研”等形式。全日制博士生在学期间需至少承担1门本科主干课程的助教工作;助研工作应结合导师或导师组所承担的实际科研课题,具体任务由指导教师确定,应完成一定量的科研工作,并提交助研报告。
4.学术活动。博士生必须主动、积极地参加校内外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各种学术活动,达到《集美大学船舶与海洋学科博士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和实践活动的规定》的要求。
5.中期考核。在博士生入学后的第三学期至第四学期,由学院教授委员会成员、博士生导师及本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5人考核小组,依据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及其个人培养计划,对博士生在政治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实践能力、学位论文准备情况、身心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中期考核以考察博士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学位论文准备情况为重点。未通过中期考核或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的,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终止其学业。
6.文献综述。博士生应广泛细致地查阅本学科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文献总数不少于10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30篇),在论文开题前须完成不少于5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文献综述报告应充分反映对学科领域存在问题的见解。文献综述报告必须经过导师审核。
7.开题报告。博士生开题报告应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进行,开题报告前博士生须完成个人培养计划中学位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学习。博士生开题报告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并通过开题报告考核小组的考核。开题报告考核小组成员由学院博士生导师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成员不少于5人。通过开题报告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博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应与本学科发展方向密切联系,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要体现本学科领域的前沿性和先进性。
8.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博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本人独立完成。
八、学位论文工作
1.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工作在博士生开题半年以后进行,由校内外不少于5位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报告进行审议;专家组中博士生导师不少于3人。
2.学术论文发表。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应符合《集美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以及本学科的有关规定要求,以第一作者在本专业学科相关领域的核心及以上学术期刊(不含增刊、摘要、专刊、专辑)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3篇及以上,其中至少有1篇论文被SCI检索或者至少有2篇被EI检索。学术论文必须以集美大学为第一单位署名,如论文被SCI收录在第一、第二分区,经学院教授委员会审议批准,可适当降低其发表学术论文的篇数要求至2篇。鼓励博士生除发表学术论文外,形成有记录的知识产权报告如发明专利等;如博士生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排名前二)或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项(排名前三),经学院教授委员会审议批准,可适当降低其发表学术论文的篇数要求至2篇,其中至少有1篇论文被SCI或EI检索。
3.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博士生必须完成个人培养计划中的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和综合环节,且各项考试(查)成绩全部达到合格以上(含合格)。博士学位论文必须通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论文格式符合《集美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指南》规范。
4.学位论文评阅和(预)答辩。学位论文预答辩由博士生导师负责组织实施;预答辩一般安排在正式答辩前2-3个月。学位论文评阅送审一般安排在预答辩后15天,每篇博士学位论文送校外5位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领域的博士生导师评阅。评阅合格的博士学位论文可安排正式答辩。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7名本学科领域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占1/2以上,且至少有2位校外博士研究生导师。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要求
博士生必须完成个人培养计划中的全部课程学习以及其他培养环节,且各项考试(查)成绩全部达到合格以上(含合格),完成论文工作并通过答辩,符合《集美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以及《集美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标准》的要求,可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学位授予要求详见《集美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十、其他
1.博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每月至少1次、论文工作阶段至少每月2次向导师或导师组汇报学习和研究工作情况。
2.本次制订培养方案从2019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